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特别是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题研究时间:2018年03月—2020年03月 课题研究进度:已结项

课题编号:DHA180413-XJ859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成果公示

下载:156  页码:27  页数:13大小:112k
关联作者 未找到相关数据
引文网络 未找到相关数据
相关基金文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