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摘要: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微弱,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能力较差;音乐又多在室外进行,往往经受不住外界条件的引诱和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传统的队列、广播操、跑步等技能练习的教学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练习——巩固——再现,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单一、枯燥、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音乐教学游戏化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发展,避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损害,教师采用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将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带入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以求一种寓教于乐的境界;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还能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因此,加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游戏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课题研究时间:2018年05月-2020年05月 课题研究进度:已结项

课题编号:DHA180413-XJ278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成果公示

下载:174  页码:34  页数:21大小:167k
关联作者 未找到相关数据
引文网络 未找到相关数据
相关基金文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