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思维品质概念较早出现在前苏联心理学著作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既承认思维发展的共性,又强调思维发展的个性,明确指出思维发展的个性特点就是思维品质。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培养思维品质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前苏联赞可夫主持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赞可夫强调教学中应重点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时,特别强调深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等思维品质。赞科夫通过长期、广泛的实验研究得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确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西方心理学界,首先提出思维品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吉尔福特从思维品质入手,建立了思维的智力结构三维模型,着重研究了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课题研究时间:2018年07月-2020年07月 课题研究进度:已结项

课题编号:DHA180413-SX56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成果公示

下载:183  页码:60  页数:26大小:143k
关联作者 未找到相关数据
引文网络 未找到相关数据
相关基金文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