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经济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的飞跃,正在建设现代化强国迈进,当今社会己经处于知识爆炸的发展时期。依靠知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模式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将是未来引领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舞台上长盛不衰,就必须牢固树立知识为先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我国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因。时代在前进,社会更加呼唤具备高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过去只重成绩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有鉴于此,我国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改革力度,教育部2001年正式印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在素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纲要从六个方面对旧教育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在课程目标上,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更加注重教育过程,将知识点分布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二是在课程结构上,扭转“偏头痛”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多学科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在课程内容上,剔除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四是在课程实施上,转变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五是在课程评价上,杜绝鞭策式管理方法,更加注重正向激励作用,提升学生自信心;六是在课程管理上,提高教材选择自主性,更加注重提高教材多样性,形成充分竞争提高教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