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团队群体意识、遵规守纪意识、协调协作意识和合作、自控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合唱教学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很重要,也很必要。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学校办学质量突飞猛进,各种教育特色,各类特色学校蓬勃发展,包括合唱教学及其展示在内的艺术教育在班级建设与特色发展等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主要,比重不断增加。“合唱进课堂”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必然路径之一,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对而言,合唱教学与活动,成都地区取得过较好的办学效益,在四川省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总体来看,质量还不够高,教学方式、实施模式还不规范、不科学,特别是学校对合唱教学设定的目标难以实现,综合效益发挥不足,因此,夯实班级合唱,显得尤其重要。

课题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2年5月 课题研究进度:已结项

课题编号:VFA210002-GX487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成果公示

下载:259  页码:33  页数:24大小:154k
关联作者 未找到相关数据
引文网络 未找到相关数据
相关基金文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