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学校的学科教学中,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认真调查历史和现实,恰是阅读教学这个“龙头”长期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没有树立阅读的科学观念和人文意识。而教学中人文意识淡化的突出表现是压抑学生阅读创造的潜能和热情,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灵性。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偏重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与传授,忽视阅读主体一一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与认识,学生记诵的是书本上现成的定论,不是能动地探索并得出结论,这种缺乏创造性的阅读必然是千人一面,缺乏独立见解的,它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想象力与感受能力,挫伤了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摒弃这种僵化的阅读模式和思维秩序,建构语文阅读的新体系,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是语文教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和历史使命。